起点免费小说 >> 耕耘贞观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岭南旧事

第一百六十八章 岭南旧事

否则真靠着一枚种子种植一颗植株,想把这种稻种进行推广,怕不是要十年起步。

“你厉害,你了不起!”刘神威忍不住的吐槽了一句。

不过,刘神威回过神,略带着几分惆怅的问道:

“那你是准备继续待在广州,不跟我一起回去了?”

“不了!”袁客师摇摇头说道,

“对于程总管来说,扫清了岭南的叛乱,种植出粮食让本地的人心安下来,让这周边自然稳定,所以班师回朝是理所当然的。

但越王让我留下来是为了制定广州,甚至岭南的时令,这不是短时间能制作出来的。

毕竟你也看到了这里就算是到了冬日,却也依旧绿意盎然,草木繁茂。

所以不能用中原常理看待,我怕需要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才能把这当地时令理出来!”

刘神威听到袁客师这般的话语,倒也没再继续劝下去了。

因为刘神威也非常清楚,农业上想教会百姓精耕细作,那时令律法一定要制定清楚。

这是农耕的根基。

这时代的百姓大多数是没有读过书的,为什么好像华夏百姓是个人都会种田,最重要得就是这种农耕时令,几乎铭刻到了他们的骨子里,让他们清楚的知道什么时间要去做什么。

而靠着对农耕时令的了解,并且跟着时令耕作,华夏农民在工业化前秒杀了世界上所有华夏文明圈以外的其他地区的农民,这就是时令的意义所在。

只不过,时令这种东西需要慢慢修改,真的比种田都要来得麻烦,需要不断修正。

“既然如此,我就不劝了,过些日子,我便要跟程总管启程回长安了!”刘神威道。

袁客师说道:“记得把你在这边记录的草药以及早米稻的稻种带上。

这稻虽然吃水,但生长迅速,你把它交给越王,让他在长安那边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

“知道了,倒是你,虽然在这里待了一年,但这里的环境,想要长久的待下去可不容易。”

刘神威对袁客师道,“如果冯盎也有异心,你在广州城里躲好就是了。

外面的稻田没了就没了,对于越王来说,你们可比这些田亩要重要!”

“放心!”袁客师点头道,“冯上柱国想来自己也正烦恼着呢,而且有你们这次这般迅疾的到达岭南,全军上下也没出什么事,冯上柱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

刘神威虽然从军了,但这方面的事,还真比不上袁客师。

刘神威更多的只是知道冯盎是岭南这边的岭南王,尤其在陈龙树被打败后,冯盎更有几分一家独大的意思。

所以刘神威才会提醒袁客师注意一点,但现在看起来自己到底还是看得浅薄了。

而在这时候的冯盎在自己府邸中,受到了程知节准备班师回朝的消息。

先是松了一口气,但是很快便是皱起了眉头。

天地良心,冯盎是真没有要反叛朝廷的意思。

要是自己真有这意思,那么冯盎当初在隋末的时候就起义称王,而不是在李唐稍稍有点崛起的风头就果断靠拢了过去。

虽然暗地里叫着岭南王,但这不是暗地里嘛,实际上还不是大唐的封疆大吏。

这次朝廷派兵来岭南,说实话,冯盎多少是有几分惊讶的。

因为正常来说,朝廷的兵士都是北方人,理应不适应南方的天气,尤其是七八月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

但这次朝廷居然全部解决掉了这些事,甚至程知节派遣士兵一路覆灭了那些闹事僚人,甚至军队之中没有爆发出什么严重的瘟疫,这按照往常来说绝对是不可能的。

然而现在的大唐军队却有了这般本事,这怎么不会让冯盎感觉到惊讶呢。

当然冯盎也很快明白原因就在医疗营身上,现在大唐军队打仗居然有带医疗营了!

这样的情况下,自己要有什么意动,程知节再开着大唐的大军过来怎么办!

别看自己好像是岭南王,朝廷让自己做岭南王的原因就是管理岭南地区的成本太大,再加上道路不通,就算是有什么特产也送不出去,也就刚刚才开发出了蔗糖而已。

如果朝廷要灭了自己,至少看着这次程知节军队的速度,冯盎表示自己最多支撑一年。

接下来肯定众叛亲离,程知节要跪着求自己不要自杀,而是要送到长安去被千刀万剐了。

而现在程知节过来梳理了水道,耕种了田亩,原本程知节以为自己要待上两年才能回去。

但因为岭南这地方天热,秋天的种植播种下去,冬天也能正常生长,所以程知节安抚的效率陡然提升了不少。

基本上春天时就把这种植起来的粮食给收割了,然后那些不论是被抓过来种田的僚人,还是本地已经完全汉化的百姓,吃上了粮食之后,一个个的自然安分了下来。

对程知节来说,做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

毕竟严格来说,程知节把一个地区安抚下来的能力是有的,但想要更进一步处理内政,那就多少有点为难程知节了。

毕竟他的主业还是将军,不是文官。

就在这时候,袁客师带着农业学府的人员站出来干活了。

对比起那些只会劝说的农官,袁客师这批人是真的会深入到百姓中。

他们既会去向老农询问当地的种植物种与技巧,同时又会把中原地区的种植技艺带到这一边来,尤其是很多当地根本就想不出来的工具。

所以,袁客师等农业学府的老师学子很快就被当地农民接受。

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一区域向来地广人稀,但是又宗族汇聚,所以相对来说土地兼并的情况并不严重。

而且当地虽然算不上撒一把种子就能种植,但种植作物的条件,的确要比北方地区要好太多了。

所以接受农业学府指导后,当地百姓基本都迎来了丰收。

而对底层的百姓来说,谁能给他们带来粮食,那谁就是他们的父母官。

更何况广州地区本就是朝廷一直以来的基本盘,此刻再加上程知节带来大军的威慑,可以说岭南地区的平复速度远远超过了正常乱军后让百姓恢复生产的速度。

但无论怎么说,随着第一茬的粮食收割,朝廷算在岭南地区重新站稳了脚跟。

至少在广州地区这一片区域的百姓,已经变成了朝廷的形状。

当然,暂时冯盎倒是不用担心自己的地盘会被侵蚀,因为农业学府的学生与教师的数量,那是真的不够,这次耕种能够普及开来,那是医疗营也来帮忙的原因。

只不过冯盎明白,随着这些农业学府的农官在岭南地区普及开来,那自己这个岭南王在岭南的统治根基怕是会被蚕食殆尽。

但自己也没任何理由拒绝朝廷对当地百姓,甚至对僚人教授农耕的好意啊!

算了,等朝廷真正控制这片土地,怕是自己儿子要头疼的事,不想了,麻烦!

喜欢耕耘贞观请大家收藏:(www.ghcerp.com)耕耘贞观起点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耕耘贞观最新章节 - 耕耘贞观全文阅读 - 耕耘贞观txt下载 - 倚夜听雨的全部小说 - 耕耘贞观 起点免费小说

猜你喜欢: 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江东突击营兵王之王大唐万户侯士兵突击之天道酬勤乘龙佳婿从李元芳开始红楼史二郎三国立志传江山战图余宋回到初唐当神仙我在亮剑当兵王特种兵之我能复制万物基因唐朝小闲人这个三国很核理盛唐风月国士我的大明新帝国九华大帝
完本推荐: 佣兵的战争全文阅读唐朝小闲人全文阅读北宋大丈夫全文阅读至尊特工全文阅读汉乡全文阅读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阅读明朝败家子全文阅读娇妻如云全文阅读奸臣全文阅读恶明全文阅读天下全文阅读江山战图全文阅读老胡同全文阅读官居一品全文阅读承包大明全文阅读名门全文阅读权柄全文阅读曹贼全文阅读春秋我为王全文阅读将血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唐朝旧梦之状元格殉宋战史十四年的我们明末:中州崛起李世民遗嘱:李治,皇位是你哥的这个三国很核理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异界军火帝国抢在李世民前娶到家大秦:开局我被祖龙镇压铁十字烈火明末之我崇祯无为而治我在红楼做好汉将道无歌三国:开局人在长坂坡清明上河图乱世,虎贲东汉末群雄争霸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潜道风流

耕耘贞观最新章节手机版 - 耕耘贞观全文阅读手机版 - 耕耘贞观txt下载手机版 - 倚夜听雨的全部小说 - 耕耘贞观 起点免费小说移动版 - 起点免费小说手机站

起点免费小说 | 手机小说 | 全本小说 | 点击榜 | 新书榜 | 推荐榜 | 收藏榜 | 作者排行 | 会员书架 | 阅读记录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起点免费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全部小说